第六代山顶缆车的翻新工程耗资 7.99 亿港元。除了新缆车、牵引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技术升级外,全新的排队体验也让乘客乐在其中,包括五个引人入胜的区域: 无穷之眼“、”跳动的心“、”偶像诞生“、”昔日缆车 “和 ”狂野山顶 “五个区域。此外,还在山顶总站制作了一个全新的、内容丰富的视听显示屏。
在山顶缆车中环总站外名为 “无穷之眼 ”的 10 米高雕塑由澳大利亚华裔艺术家 Lindy Lee 创作,其灵感来自香港的上升精神,并配有不断变化的灯光效果。
在终点站内,令人回味的视听演示与历史设备相结合,描绘了从 1888 年至今运输和运营系统的变迁。随后,游客可以登上木制的第一代山顶缆车,拍照留念,感受昔日的时光。接着,超宽屏幕视频不断滚动播放,回顾香港和山顶缆车重要的历史时刻。最后,环绕式全浸入式视频体验激发游客学习和保护山中的各种野生动物。
Winkle-picker 与山顶缆车的所有者和运营商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以及体验式设计师 Sarner International Ltd 合作,制定了诠释计划并进行了研究,为新的游客体验奠定了基础。视听软件由 Squint/Opera 制作。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缆车之一,山顶缆车与它所服务的香港维多利亚山顶一样,都是旅游胜地。1882 年,政府批准了山顶缆车的建造计划,香港缆车公司应运而生。该线路于 1885 年 9 月动工,1888 年 5 月由港督乔治-威廉-德沃爵士正式开通。1926 年,蒸汽锅炉被电力系统取代。1956 年,可容纳 62 人的新一代轻质金属车厢取代了旧式木制车厢。
1989 年,山顶缆车进行了重建,安装了新的轨道、计算机控制系统和两节可容纳 120 名乘客的新车厢。到 1997 年,山顶缆车的年载客量达到 200 万人次,而在 Covid-19 之前,年载客量高达 400 万人次。
新款有轨电车采用了全新外观,车身颜色为定制的 “山顶有轨电车绿”,以山顶有轨电车历史悠久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有轨电车(分别于 1948 年至 1959 年和 1959 年至 1989 年服役)为蓝本。新车型由国际制造商 Garaventa、CWA 和 Frey 在瑞士制造。除了为残疾人提供更宽的车门和无台阶通道外,新型有轨电车的最大载客量也从 120 人增至 210 人。缆车上有更大的窗户,游客可以充分欣赏香港天际线的全景。